■ 閱前說明

- 整形外科手術或療程會有其醫療風險,以下資訊係做為診療之輔助說明、衛生教育及醫療知識分享,僅供參考,民眾應於診所接受醫師實際親自診斷後,經醫師評估且溝通後,再行確認相關治療是否適用於自身,再確認相關治療是否與期望值相符合,並於術前簽署衛褔部官網提供之術前說明及同意書後才行治療。
- 本網站案例均已經過當事人同意刊登露出,並簽署同意公開授權書。
- 本站案例照資訊,僅作為手術醫療資訊之介紹分享,治療效果會因個人體質與術後保養而有異。提醒您,任何手術與醫療處置均有潛在風險,並非每個人都適合,本網站內容僅供參考,實際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及溝通而定,並於手術前簽署衛服部官方提供之術前說明及同意書。
- 依據中央主管機關衛生福利部規定,除非有醫療上的適應症或必要性,未滿18歲禁止接受抽脂、隆乳、隆鼻及雙眼皮等侵入性美容手術。
- 術前若曾進行過同一部位手術,凝血功能不良、蟹足腫或肥厚疤痕體質者、
有服用任何抗凝血劑成分藥物、中草藥、促進血液循環之健康食品、吸菸喝酒、有慢性疾病等應告知醫師。

本網頁以介紹醫療新知與衛教宣導為目的,非為廣告內容。
全頁內容說明資訊無法正代醫囑,適應症、禁忌症、副作用、療程效果與方式等,需以醫師親自說明為準。



鼻子若是決定全臉的立體度,下巴就是決定全臉的精緻度,以東方人來說,下巴扮演了重要的角色,沒有西方先天條件,東方人因為基因內建下巴短小後縮的問題,雖然也可以透過微整形注射來微調改善,但若後縮情形較明顯無法利用微整來微調,就需要透過下巴手術來進行雕塑,來增加下巴前方體積,整形外科專科醫師會依據個人的臉型、牙齒咬合等情況來評估下巴手術

下巴內縮常見的問題就是下顎骨不發達,常有雙層雙下巴的問題,因下臉部的鬆弛而產生的嘴邊肉木偶紋法令紋也會更加明顯,也會因為下巴肌肉常用力而加重後縮易皺,視覺上也會更顯老。


下巴手術術式
下巴手術又可分為內開式及外開式,把植入假體修整為適合的大小再行置入於下顎的骨膜下方。
內開式下巴手術:是在口內下嘴唇位置從黏膜為切口,把假體放入,再使用可吸收的縫線來進行縫合,傷口會隱痕在口腔內,恢復期較短,也不需拆線。
外開式下巴手術:從下巴與脖子交界處,會有微創傷口約莫為2至3公分,可以置入較大型的植入物,術後易有疤痕在下顎處,術後需拆線。


下巴手術材質比較
常見有矽膠、Gore-tex及卡麥拉材質,矽膠是整形手術中常見的使用材質,材質穩定、光滑又富有滑性,能提供穩定支撐度,表面及切割面平整光滑,也不會與人體組織沾黏,適合下巴輕微後縮者;Gore-tex聚合物早期多用於人工血管手術使用,現今多應用於整形手術中,Gore-tex表層微小細孔與人性的相容性高,也不易產生莢膜孿縮問題;卡麥拉結合矽膠及Gore-tex二種材質的優勢,內層是矽膠,外層是Gore-tex薄膜包覆,有矽膠一體成形的優點及支撐性,外層柔軟透氣與人體有極高相容性,能使植入物更加穩定不位移,適合下巴短小後縮情況較明顯者。

■ 墊下巴手術手術術後注意事項
- 下顎須用固定帶固定3-7天,依醫師評估,減緩腫脹及不適。
- 若傷口在口內,餐後要做好口腔清潔,可使用不含酒精的漱口水清潔,若有食物殘渣卡在縫線上,可用飲用水沖洗,再用乾淨的棉花棒輕柔移除及清潔傷口。
墊下巴手術術後2-4天腫脹情形較明顯,2週內會逐漸消腫,3週左右會達到較自然的狀態。
墊下巴手術術後一週建議食用較軟、溫冷涼的食物,不要吃太燙太硬易留有食物殘渣的食物,避免刺激性食物、菸酒、辛辣活血飲食,都會影響傷口癒合復原。
墊下巴手術術後都會配給口服藥,請遵照醫囑服藥,勿自行停藥,有服用其它藥物也要告知醫師。
墊下巴手術術後一週內可冰敷患處幫助減緩疼痛及腫脹,睡前不要喝太多水以免腫脹不適。
墊下巴手術術後一個月內不要進行按摩的動作及療程,以免出現出血或週邊皮膚鬆弛下垂的情形。


■ 適應症 
下巴短小下巴內縮臉部歪掉、偏一邊、不對稱、過大過小、下巴連接下顎線條不自然等症狀,墊下巴手術藉由置入下巴假體手術與內固定的方法,移動並改善下巴與下顎骨的位置與尺寸,使其達到調整顏面比例的目的。

■ 禁忌症
- 有感染情形、感冒、發燒中、糖尿病控制不佳者、凝血功能不良者,不建議進行療程或手術。
- 懷孕、哺乳、未滿18歲者不建議進行
墊下巴手術
- 經醫師評估後不適合進行
墊下巴手術者。

■ 風險及副作用
- 手術會可能會傷口出血、腫脹、瘀血、疼痛、局部發炎、暫時性不對稱,皆常見正常現象,按照醫囑於數日至數週內即會消失。
- 極少數人可能發生併發症:血腫或手術後再出血、傷口感染、傷口癒合不良、疤痕增生肥厚或攣縮等等症狀。
- 術中出血、嘴唇及口腔周圍皮膚擦傷、下唇及下巴皮膚感覺遲鈍、臉頰皮膚感覺遲鈍、牙齦麻木感、講話不清楚等。
- 如果您曾接受手術部位放射線治療、正接受或剛接受完化學治療、長期服用免疫抑制劑或抗排斥藥、或患有營養不良、血液方面疾病、糖尿病、尿毒症、肝功能異常、惡性腫瘤或其他引起抵抗病菌能力降低的疾病等,會提高術後傷口感染的機會;如果您正接受或剛接受完化學治療、長期服用抗凝血藥、或患有糖尿病、尿毒症、肝功能不良、引起血液凝固降低的疾病等,會提高出血的機會;如果您年紀超過60歲、嚴重貧血、患有心肺方面疾病或功能不佳等,會提高麻醉的風險。

文章更新時間:113年6月5日

本頁瀏覽336次數 回上一頁
加入好友